(健康醫療網/郭庚儒報導)不同於高血壓、高血糖,會造成的頭痛、暈眩、噁心等生理反應,高血脂卻沒有任何徵兆,據統計,民國100年高血脂病患人口較
99年增加逾12萬人;醫師表示,人體對於血脂的高低變化確實「無感」,但高血脂容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,造成包括動脈阻塞、心肌梗塞、中風,甚至猝死等,
建議民眾定期到醫院抽血檢測血脂。
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殷偉賢指出,研究顯示,每降低1%的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,冠心症、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即降低1%。他建議心血管疾 病或糖尿病患者,應將LDL-C控制在100 mg/dL以下,第一年應每3至6個月抽血檢查一次,第二年以後應至少每6至12個月抽血檢查一次,並謹記「戒菸、藥物治療、降低體重、規律運動」的生活 習慣。
另外,林幸榮也提醒,最近溫度驟降氣溫變化大,心血管疾病者要避免攝取高油脂食物,並注意保暖。
資深音樂人馬兆駿在2007年因心肌梗塞猝逝,年僅48歲,其父於69歲時,也沒有
徵兆驟逝,但馬兆驊和馬兆駿卻從未自覺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忽略檢查的重要性,直到馬兆駿猝逝,馬兆驊到醫院檢查,才發現心臟血管早已堵塞70至95%。
所幸及時裝設支架,並按時服藥及定期回診檢查,目前情況良好。
「全台至少超過200萬、20歲以上成年人,是高血脂的危險族群,每年應至少一次到院檢測血脂,」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幸榮表示,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肇因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,長期累積將導致動脈粥狀硬化、阻塞,造成冠狀動脈心臟病、中風,甚至猝死。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殷偉賢指出,研究顯示,每降低1%的低密度脂蛋白(LDL-C),冠心症、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即降低1%。他建議心血管疾 病或糖尿病患者,應將LDL-C控制在100 mg/dL以下,第一年應每3至6個月抽血檢查一次,第二年以後應至少每6至12個月抽血檢查一次,並謹記「戒菸、藥物治療、降低體重、規律運動」的生活 習慣。
另外,林幸榮也提醒,最近溫度驟降氣溫變化大,心血管疾病者要避免攝取高油脂食物,並注意保暖。
如何避免冠狀動脈疾病找上你 東元綜合醫院
護理部
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5年度十大死因統計顯示,心臟病位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,其中又以冠狀動脈疾病為居多,
這與國人的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缺乏運動息息相關。您以為心臟病不會輕易找上你嗎?素有隱形殺手之稱的冠狀動脈疾病,平常是沒有特殊症狀的,在心電圖上也看
不到特殊異常,只有在心肌出現缺氧時,心電圖才會出現異常。在醫院裡,每天總是可以見到因心臟病發作而前來就醫的患者,嚴重者甚至會造成猝死或是心臟衰
竭,實在不可輕忽!
◎ 何謂冠狀動脈疾病(Coronary Artery Disease,簡稱CAD)
冠狀動脈疾病通常是由於動脈硬化所引起,而動脈硬化是由冠狀動脈內脂肪沉積與斑塊增加所造成的。這些物質會導致動脈變窄,進而降低心臟的血流量與氧氣 供應。當失去適當的營養供給,心臟就會受損,特別是在活動比較劇烈的時候。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可導致輕度至中度的胸部疼痛,甚至會擴散到手臂及下頜,就是所 謂的心絞痛;若冠狀動脈完全阻塞,就會導致心臟病突發,即所謂的心肌梗塞。
◎ 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冠狀動脈疾病
一、改變飲食習慣:以國人的飲食習慣看來,大多攝取高度熱量的食物,在西餐方面,通常都以蛋、牛油、乳酪、肉、糖和牛奶為主,這些全是高熱量的食物,當然容易促成動脈硬化。如何從飲食上有效減少動脈硬化的機率,飲食中請注意:
三、避免肥胖:體重增加時,會加重 心臟活動與負擔。皮下脂肪增加時,則會壓迫皮下的血管,並使末稍血管的流動不良。為了要把血液送進如此不良的血管裏,心臟必須更加強收縮,對於心臟來說, 無疑是極大的負擔。凡因營養太多而引起的肥胖,會導致脂肪與膽固醇的產生,並使肝臟活動惡化,削弱胰臟的活動,引發糖尿病。何況,糖尿病對於心臟和血管系 統來說,正是天大的敵人,因為它會使血管脆弱,助長狹心症和心肌梗塞。
四、適當的運動:運動不但能抑制冠狀動脈的動脈硬化,而且也能解除緊張,同時減輕頭痛、失眠和便秘等症狀。跑步、打網球、高爾夫球、跳繩、游泳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,但要懂得規劃自己適合的運動型態。事實上,散步這個簡單動作也有助於預防心臟病。
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並不是突發的,而是經過數十年累積造成的。血中的脂肪太高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原因,造成供給心臟營養的冠狀動脈,有殘餘物沈積,血管愈變愈窄,終於有一天堵住了,心臟得不到足夠的血液,心臟病就發作,不過做足各項預防措施可助減低羅患的「風險」。
部分參考資料來源http://www.n-mart.com.tw/docs/a22.htm
◎ 何謂冠狀動脈疾病(Coronary Artery Disease,簡稱CAD)
冠狀動脈疾病通常是由於動脈硬化所引起,而動脈硬化是由冠狀動脈內脂肪沉積與斑塊增加所造成的。這些物質會導致動脈變窄,進而降低心臟的血流量與氧氣 供應。當失去適當的營養供給,心臟就會受損,特別是在活動比較劇烈的時候。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可導致輕度至中度的胸部疼痛,甚至會擴散到手臂及下頜,就是所 謂的心絞痛;若冠狀動脈完全阻塞,就會導致心臟病突發,即所謂的心肌梗塞。
◎ 什麼樣的人容易發生冠狀動脈疾病
- 家族有冠狀動脈病史者
- 高血壓患者
- 高膽固醇者
- 糖尿病患者
- 長期抽菸者
- 體重過重者
- 缺乏運動者
- 胸前疼痛:胸前痛是心臟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。主要是因為心臟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而造成的心肌缺血和疼痛。對於這種疼痛,稱做為「心絞痛」。一般說來,心 絞痛都是突然發生的。當您做劇烈運動或爬樓梯時,就會突然發生這種胸痛。當您安定下來的時,症狀也跟著消失。通常,心絞痛不會持續到五分鐘以上。然而另一 種因冠狀動脈阻塞而引起的心肌梗塞,卻會出現長達半個鐘頭以上的劇烈胸痛,同時,休息不能解除這種胸痛,這是兩者不同之處。
- 呼吸困難:造成呼吸困難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心臟衰竭,無法壓出足夠的血液或無法將肺臟中的血液送回心臟而造成的。
- 心悸、胸悶。
- 疲倦無力。
- 四肢水腫。
一、改變飲食習慣:以國人的飲食習慣看來,大多攝取高度熱量的食物,在西餐方面,通常都以蛋、牛油、乳酪、肉、糖和牛奶為主,這些全是高熱量的食物,當然容易促成動脈硬化。如何從飲食上有效減少動脈硬化的機率,飲食中請注意:
- 攝取不飽和脂肪降低膽固醇:油脂食品中,豬油、牛油、奶油、椰子油皆為飽和脂肪,容易增加動脈硬化之危險,建議您選用橄欖油、玉米油等不飽和脂肪來烹調食物。亦可選用深海魚油或亞麻籽油等富含有豐富的Ω-3不飽和脂肪酸之食品來預防。
- 多食用高纖食物:高纖食物可有向降低膽固醇。未經加工的榖類、蔬菜和水果都是纖維的極好來源。十字花科蔬菜 (花椰菜、捲心菜、甘藍、蘿蔔、菠菜和油菜)、其他蔬菜(胡蘿蔔、芹菜、蘆筍)、水果(黑莓、蘋果、桃子、無核葡萄乾等)、豆類、籽類和各種各樣的全殼都 含有豐富的纖維。
- 攝取維他命E:維他命E能夠增加良性膽固醇,促進惡性膽固醇的排泄。
- 減少鹽分攝取:攝取太多食鹽,很容易變成高血壓。最理想的鹽份攝取量,每天應在十公克以下為佳。
三、避免肥胖:體重增加時,會加重 心臟活動與負擔。皮下脂肪增加時,則會壓迫皮下的血管,並使末稍血管的流動不良。為了要把血液送進如此不良的血管裏,心臟必須更加強收縮,對於心臟來說, 無疑是極大的負擔。凡因營養太多而引起的肥胖,會導致脂肪與膽固醇的產生,並使肝臟活動惡化,削弱胰臟的活動,引發糖尿病。何況,糖尿病對於心臟和血管系 統來說,正是天大的敵人,因為它會使血管脆弱,助長狹心症和心肌梗塞。
四、適當的運動:運動不但能抑制冠狀動脈的動脈硬化,而且也能解除緊張,同時減輕頭痛、失眠和便秘等症狀。跑步、打網球、高爾夫球、跳繩、游泳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,但要懂得規劃自己適合的運動型態。事實上,散步這個簡單動作也有助於預防心臟病。
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並不是突發的,而是經過數十年累積造成的。血中的脂肪太高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原因,造成供給心臟營養的冠狀動脈,有殘餘物沈積,血管愈變愈窄,終於有一天堵住了,心臟得不到足夠的血液,心臟病就發作,不過做足各項預防措施可助減低羅患的「風險」。
部分參考資料來源http://www.n-mart.com.tw/docs/a22.ht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